农作物论文_饲用麦类作物的生物量积累和营养品

来源:作物杂志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2-05-26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.1 试验地自然概况 1.2 试验设计和田间管理 1.3 气象数据采集 1.4 观测指标及方法 1.4.1 生育进程观测 1.4.2 生物量动态监测 1.4.3 营养成分动态监测 1.5 数据分析 2
文章目录

1 材料与方法

1.1 试验地自然概况

1.2 试验设计和田间管理

1.3 气象数据采集

1.4 观测指标及方法

    1.4.1 生育进程观测

    1.4.2 生物量动态监测

    1.4.3 营养成分动态监测

1.5 数据分析

2 结果与分析

2.1 不同饲用麦类作物生长发育进程

2.2 不同饲用麦类作物的生物量积累动态

2.3 不同饲用麦类作物营养成分的动态变化

    2.3.1 粗蛋白含量

    2.3.2 淀粉含量

    2.3.3 可溶性糖含量

    2.3.4 酸性洗涤纤维(ADF)和中性洗涤纤维(NDF)含量

    2.3.5 营养品质综合分析

2.4 饲用麦类作物生物量积累及营养品质动态的综合分析

3 讨论

3.1 不同饲用麦类作物生长发育进程

3.2 不同饲用麦类作物生物量积累动态

3.3 不同饲用麦类作物营养成分积累动态

3.4 饲用麦类作物生物量和营养成分综合评价方法探讨

4 结论

文章摘要:为了探究饲用麦类作物生物量积累和营养品质动态变化规律,2016-2018年在华北平原的河北衡水测定了黑麦、冬性饲用小黑麦、冬小麦、粮饲兼用型小黑麦、燕麦、青稞和春性饲用小黑麦7类麦类作物从拔节期至蜡熟期的生长发育进程、生物量和营养成分含量动态变化。结果显示:黑麦、冬性饲用小黑麦、冬小麦和粮饲兼用型小黑麦一般在5月中下旬达到乳熟期,而燕麦、青稞和春性饲用小黑麦一般在6月上旬。7类麦类作物的平均生物量从拔节期的2.72×10~3kg·hm-2增长到蜡熟期的10.19×10~3kg·hm-2,其中冬性饲用小黑麦在各个生育期生物量均显著高于其他6类麦类作物(P<0.05),较其他6类麦类作物平均提高61.4%。7类麦类作物的粗蛋白含量随着生育期进程逐渐降低,淀粉含量逐渐升高,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在开花期前逐渐升高,开花期后略有下降。采用Milk 2006综合评价7类麦类作物饲用品质显示,冬小麦从孕穗期后饲用品质优于其他6类麦类作物,吨干物质产奶量较其他6类麦类作物平均提高6.9%。综合生物量和饲用品质及生育期,冬性饲用小黑麦拔节期至蜡熟期hm~2产奶量均显著高于其他6类麦类作物(P<0.05),较其他6类麦类作物平均提高46.3%,综合表现好,适于在华北平原大面积推广种植。

文章关键词:

论文分类号:S54

文章来源:《作物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zwzzzz.cn/qikandaodu/2022/0526/741.html



上一篇:生物学论文_驯化对作物微生物组多样性和群落结
下一篇:生物学论文_中美转基因作物监管法律制度的比较

作物杂志投稿 | 作物杂志编辑部| 作物杂志版面费 | 作物杂志论文发表 | 作物杂志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9 《作物杂志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